随着疫情的逐步开放,口罩和药物再次成为了各大群众争先恐后抢购的物资,而其中口罩的种类多种多样,到底功效有何不同呢?大家常见的n95和Kn95又有何差别呢?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棉布口罩、纱布口罩、海绵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
1、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
按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来分,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
①医用防护口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95,KN95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
②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医务人员被感染,同时也可防止医务人员呼气中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对接受手术的患者构成威胁。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于可疑的呼吸道病人也应配发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止对医院其他人员构成传染威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但避免感染功效不及医用防护口罩。
③普通医用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防护等级最低。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床单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2、棉布口罩、纱布口罩、海绵口罩、纸口罩
这些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挡36%的病原菌。
3、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fáng chén kǒu zhào)用于防止或减少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防尘口罩的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
4、活性炭口罩
活性炭口罩是主要成分为活性炭的口罩,其吸附能力非常强,能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液体或杂质吸附在活性炭口罩的表面,但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