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进入了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屈辱的百年近代史。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使得殖民者大量入侵。使得我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国被殖民者侵占,很多的文化瑰宝都被殖民者破坏掠夺。我国皇家园林圆明园就被八国联军清扫一空,对于他们无法带走的东西全部以火俱损。给我过文化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那么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为什么没有被破坏呢?

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

有一天,一个游客气冲冲地跑到颐和园管理处办公室,质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景区介绍中没有写上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没有写上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历史。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解释说,其实在颐和园的入口处,清楚地写着这个历史。游客指出的地方是园子里的景点,管理处认为可以省略掉,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意。是的,确实很少人在意颐和园的前身曾被大火烧毁。那场大火,人们印象更深刻的是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开抵北京通州。军队暂时驻扎,要求觐见清帝咸丰,并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清朝官员在细枝末节上较劲:觐见清帝,按清朝规定,必须得下跪。

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曾在乾隆朝时就无法解决的问题。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就因为不愿下跪而无法觐见乾隆皇帝。马嘎尔尼未能完成与中国通商的使命。后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因此失去了和平地融入世界的一个机会。带着坚船利炮来的巴夏礼不是寻求交流的马嘎尔尼:“我不是中国的臣。”双方争执不下,谈判破裂。清廷扣押了巴夏礼谈判代表一行39人(25名英国人,13名法国人),押至北京,收监做人质。英法联军进军北京城,清帝咸丰逃离。战争爆发后,清廷被迫释放人质,其中27名人质已被处死。1860年10月18日,英军代表额尔金和司令官格兰特下令,焚毁圆明园,报复清帝。报复前,额尔金在北京全城张贴公告,宣告其火烧圆明园的目的是:“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报复很有效。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导演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逃亡中的咸丰帝得知圆明园被焚时,当场吐血。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浓烟遮云蔽日,圆明园毁于一旦。与圆明园紧邻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也都一同被焚毁。始建与乾隆朝的清漪园,是仅次于圆明园的皇家园林。

这场大火后,两座园林的命运渐行渐远。

距离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圆明园、清漪园等“三山五园”整整150周年,圆明园学会正忙着筹划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大型活动。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说,火烧清漪园的历史,颐和园应该做,但不应该作为重点。

对于那场大火,颐和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颐和园就像一位大师,我们不愿再去提他过去是从哪个小学毕业的。现在,颐和园更重要的价值是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圆明园其实也被烧毁,但它现在扮演的角色时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而圆明园的角色是铭记历史的作用。颐和园的被烧只是被大家忽略而已。

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颐和园不仅是著名的古典园林,还是清代皇帝的行宫。它是乾隆皇 帝为祝贺母亲钮钴禄氏的60大寿而兴建的,名为清漪园。1886年慈禧 重修,取“颐养太和”之意,改称颐和园。它跟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 的静宜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为北京皇家的“三山五园”。“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颐和园有山有水,山为万寿 山,水为昆明湖,山青水绿,山水相映,宛若人间仙境。

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昆明湖水面达200公顷之广,占颐和园总面积的3/4。湖中有石舫、 长堤和十七孔桥等胜景。游人泛舟湖上,放眼四望,水阔天空,西山峰峦叠翠,玉泉山塔影朦胧,犹如一幅多层次、多色彩的巨幅图画。颐和园内这片广阔的水域,为何取名为“昆明湖”?它与云南省的 昆明有什么联系?又与汉武帝开凿的西安昆明池有何关联呢?

昆明湖原是一个由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云南滇池有一个小国叫昆明国,汉武帝为征伐那里,在首都长安开凿了一个仿滇池的昆明湖,操练水军。乾隆皇帝根据这个典故,将西海改为昆明湖,并仿效汉武帝在这里训练水军,这就是昆明湖的由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凡本网注明“作者:首发网”的作品均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首发网 » 历史上颐和园为什么没有被烧?颐和园也叫昆明湖的原因揭秘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