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感
要让孩子的眼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比方说绘画的美、音乐的美、形体的美、服饰的美、大自然的美……让孩子有一种美的欣赏能力。有美感的孩子往往会爱生活、爱祖国,而且孩子的心灵往往也是美的,所以,美感要成为孩子心灵的一部分。
2.是非感
有是非感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有是非感,对别人的行为也有是非感,他懂得应该追求什么、热爱什么,也知道应该改正什么,他懂道理,且不胡搅蛮缠。
3.惧怕感
为什么孩子还要有惧怕感呢?这里的惧怕感指的是,心灵上对自己做错事、说错话有惧怕感,比方撒了谎、欺骗了人、偷了东西,这时候怕是一种正常的感情。如果没有惧怕感,将来长大了后果会很严重。现在社会一些青少年为一点小事就动刀子,他当时也不知道会死人、不惧怕,到最后触犯法律葬送了一辈子。所以,正常的惧怕感,做错事有点害怕,这是正常且应当的感情。
4.光荣感
什么是光荣感?“我克服了困难、我取得了成功、我得到了什么奖励,我感到自豪!”这是光荣感。光荣感也必须有,如果连自己好坏、自尊和追求都没有,那这个情感和心理发育也就不正常了。
5.理智感
什么叫理智感呢?就是孩子爱动脑子、爱安安静静的思考。比如,当他安静看书、画画,他觉得是一种享受;当别人很急躁的时候,他能静得下来,可以深入理解。这种孩子将来可以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用科学的头脑来分析问题,所以理智感是比较高级的情感。
6.大器感
我们常说“大器晚成”,大器就是孩子不小气、不吝啬、很慷慨,比如孩子在家给自己的图书办个家庭图书馆,其他小朋友们都来借,这很大器。心中有远大的抱负、做大事的心愿,也是一种大器感。如果一个孩子一点大器感都没有,那么将来他很可能就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在智能开发上我们不要求完美,但是性格培养上,我们要追求完美。因为性格的两面性决定了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如果一个人没有善良、没有良心,那他必然是自私、刻薄,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作为父母,你多开发孩子一点好的性格,那么孩子坏的性格就会少一点,所以对孩子性格的培养要尽量的完美,把它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