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相信大家都去过西安,见过恢弘大气的秦始皇兵马俑,这是古代的见证,让世人瞻仰和敬佩。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古墓,从而揭开了古代君王神秘的面纱,也让历史得到了考证。如今,博物馆里陈列着稀世珍品,让世人大饱眼福。那么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

看电视剧都知道,古代人都会随身佩戴宝剑,用来防身,有人说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下面请欣赏考古发现的宝剑图片: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1965年,在湖北江陵发掘的一号楚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越王宝剑

此剑埋藏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当时有记载说:“拔剑出鞘,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为什么不锈呢?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得出了剑身青铜合金分配比的准确数据表。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比如说宝剑的尾部是圆锥体底座,座内内空,有极其规整的11个同心圆刻纹,间隔只有0.2毫米,圆圈中间还有细绳纹,这是现代的车床技术都无法实现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硫化处理”这个结论,简单地说,“硫化处理”就是将一些物质稀释后包裹在物体表面。学者们认为,越王勾践剑是经过硫化铜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但后来许多仿制“越王勾践剑”的商家和个人,在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后发现,最接近“越王勾践剑”原始“包浆”的只有硫化铬,而非硫化铜。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越王勾践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是否掌握“硫化处理”技术?据说“硫化铬”是德国于1937年、美国于1950年才发明的,并列为专利。其实像这样不可思议的技术原素,在中国并非孤证。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有这样一句话:“一号兵马俑坑T2第十一过洞的一件青铜剑,出土时因被陶俑碎片压住而弯曲,当把陶俑碎片拿掉后,剑立刻反弹恢复平直。”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名词“记忆金属”,又叫形状记忆合金,此项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世界材料科学中。

由于袁文中没有细节的描述,人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把秦代的青铜剑被陶俑的碎片压弯了几千年,当把碎片移开后,剑身立刻反弹恢复平直。因为一号坑在建成的初期发生大火,发掘中多处发现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如此算来,此剑可能被压2200多年。


免责声明:文章内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凡本网注明“作者:首发网”的作品均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首发网 » 考古发现最好的宝剑图片,考古发现的宝剑为什么不生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