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可谓是最仁厚的一代皇帝了,他夺了柴氏的天下却要后任善待柴氏后人,他对待平民也是十分仁慈善良,从不妄开杀戒,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却非常短命的,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刚刚50岁,可以说正式春秋鼎盛之时,而且历史上赵匡胤的死亡也是众说纷纭。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
  明清之际王夫之《宋论》中是这么说的:“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三,不加农田之赋……”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柴氏手中夺得政权,做了皇帝。循中国历史故例,本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赵匡胤终其一生,对柴氏一门优礼有加。临终尚不忘以“政治遗嘱”的形式提醒后世嗣君不可亏待柴氏后人。后来《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根本不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靠的也是太祖所遗丹书铁劵。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对异姓旁人尚能如此宽厚仁慈,千载而下,犹让人怀想高风。只可惜悠悠数千载,赵匡胤这样的皇帝只是凤毛麟角。可以拿来和赵匡胤作比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为争做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禁锢高祖李渊,以“太子、齐王作乱”为名擅杀李建成、李元吉。更为残忍的事情还在其后。据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太子、齐王伏诛后,他们的儿子,自然也是李世民的亲侄儿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计十人(以李建成、李元吉的年龄推算,十人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岁,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俱坐诛”,可谓“斩尽杀绝”!  不独善待前朝王侯子孙,赵匡胤即使是面对平民的“卑贱”的生命亦常怀恻隐与悲悯,以此从不妄开杀端。遣大将曹彬征南唐,临行不忘以“城破日,不妄杀一人”戒之,曹彬不解,曰:“兵久无功,不杀不可以立威。”赵匡胤回答说:“朕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也。”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一部中国历史,尤其是宋以后的元明清三代,几乎就是知识分子的血泪史,由此,赵匡胤的“政治遗嘱”的第二条“不杀士大夫”,更堪称是“一塌糊涂的泥潭里的光彩”。赵匡胤本人虽是“赳赳武夫”出身,却厌弃刀兵,定下偃武修文的国策。赵匡胤是唯一一个公开宣示“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皇帝,赵匡胤不仅自己未杀过一个读书人,还把“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之人”作为“遗训”告诫后世子孙,遂使有宋一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尊重读书人的朝代。即使是蔡京、贾似道那样的“陷国危亡”的大奸,亦得以“保其首领于贬所”,有宋一代对士大夫之礼遇可见。王夫之说“终宋之世,文人无欧刀之辟”,绝非妄断!相应地,有宋一代文化艺术各领域的群星璀璨、空前繁荣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寅恪先生就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宋朝的财政不算好,甚至不能算次好,后世对此批评较多。要之,财政收入的多寡本不足以作为国家力量的衡量,靠高税负维持的财政反有“重敛毒民”之弊。赵匡胤本人厉行节俭,有一次他半夜起来,突然非常想吃羊肝,但想到“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结果硬是忍住不吃。与赵匡胤的节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宋代是历史上少有的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的朝代,财政、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经济活动空前繁荣,民间积累的财富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所谓“盛世”。这自然跟赵匡胤定下的“不加农田之赋”,即不与民争利、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相关。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赵匡胤的三条遗训“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以节制养百姓之生理……不谓之盛德也不能”,王夫之《宋论》于盛赞赵匡胤的仁慈之余对之亦有精彩分析。自古帝王临天下,总该有所凭藉。其上以德,比如商汤、周文;其次以功,比如汉高、唐高。而赵匡胤“德之无积”,非比商、周,亦无底定天下之功,非比汉、唐。“权不重,故不敢以兵威劫远人;望不隆,故不敢以诛夷待勋旧;学不夙,故不敢以智慧轻儒素;恩不洽,故不敢以苛法督吏民”,其治天下之密钥乃一“惧”字,用今天的话来讲,叫“敬畏之心”。常怀“敬畏之心”,则“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此太祖虽无“积累之仁”与“赫弈之功”而犹能“一统天下,底于大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的原因。一千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因自觉“无所恃”而“惧”,今之衮衮诸公贪墨起来到了“无恐”的程度难道竟是因为他们“有恃”?所“恃”者何?肉食者合当思之。  仁厚之主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声名远不如那些武功赫奕之主如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朝由于“偃武修文”导致国防力量上的“积弱”,从而屡遭欺侮,最终皇统不继。这种“讥评”果真成立的话,不知中国历史上永不覆灭的朝代在哪里!中国历史上君王的主流都是阴鸷、铁血、阴谋类型,像赵匡胤这样的和平、宽容、仁慈竟成中国君王里的另类,其一直无法登上历史的“光荣榜”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是困扰史学界的一个千年之谜,历来有“烛影斧声”之说,甚至有人把他的死与宫闱绯闻联系起来。总之,普遍认为赵匡胤死于非命,是一夜暴死。
  大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堪称一代明君。可惜,他英年早逝,死因疑团重重。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赵匡胤之死,赵光义的嫌疑最大。976年,刚刚50岁可谓春秋鼎盛、耳聪目明的赵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间暴亡?官方的记录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压根儿没提。坊间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死于饮酒过度,还有的说,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其实,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赵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赵光义。《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死前一晚,天气极寒,他跟赵光义饮酒,俩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该留宿内廷的赵光义却厮守在皇帝身边。 当夜,赵匡胤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且传出“烛影斧声”。《烬余录》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与赵光义的奸情。诸多不正常疑点暴露在那个太祖驾崩之夜。赵匡义即位后,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即便这样,他本人还是不太满意。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于费这么大劲吗?真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太祖实录》忽然冒出了所谓“金匮预盟”,赵光义篡位的政治基础游移、暧昧,难以服人。《宋史》把这份神秘的“金匮预盟”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周世宗任用了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英武的君主,绝不会出现“陈桥兵变”。为了不让这种惨痛的历史重演,为了维护赵宋亿万年社稷,太后责令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太后自然非常满意,遂命赵普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当作“基本国策”珍藏在黄金宝柜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赵光义正大光明。偏偏所谓“金匮预盟”的来历非常暧昧。这可是出师有名的铁证啊!赵光义登基,不可能无视“金匮预盟”。想想吧,谁肯把“你办事,我放心”的“尚方宝剑”藏进胳肢窝里?有趣的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居然未对这件重大事件做丝毫记载。《宋史》贩卖的“金匮预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仔细分析,赵光义的政治骗术漏洞百出。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身体倍儿棒。赵匡义刚刚23岁,比哥哥家的儿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时,赵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经11岁,四子德芳也3岁了。问题是,赵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也许还能享国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后是个明白人,绝不可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匡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迫不及待地更改年号,大有造成既成事实的嫌疑。按理说,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继续沿用旧有年号,直到第二年,才启用新纪元。可是,赵光义根本顾不得这些“妈妈令”,还没等到这一年结束,就换上了自己的年号。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这种打破常规的险招儿,已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他的动机只有一个:抢先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谁抢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开批评,《宋史·太宗本纪》拽住了赵光义的几条“小尾巴”,提前更改年号这件事名列第一。  赵匡义剪除后患,将“金匮预盟”所覆盖的接班人一网打尽。即便确实存在所谓“金匮预盟”,这份文件的核心无非是提供了“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说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让给小崽子。但此说疑点重重,宋太祖时代未曾听闻此说,且太宗即位後立即将亲弟弟赵廷美、太祖之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一逼上绝路。结果,赵廷美被贬房州,38岁抑郁而终;赵德昭被逼自杀,年满30岁;赵德芳像老爹一样,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仅23岁。此外,历史学家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柜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说法。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赵光义知道赵匡胤的死期。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光义,就是承认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基为帝。这年太祖刚刚50岁,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基却是事实。因此,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故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况且,赵光义在其继位前后依次用各种手段害死了原后蜀国主孟昶及其爱妃、花蕊夫人、唐国主李煜等,并置其弟赵廷美以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于死地。可见,宋太宗赵光义是个极为心狠阴险的人,他谋杀亲哥赵匡胤的可能性极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凡本网注明“作者:首发网”的作品均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首发网 » 宋太祖去世前立了什么遗嘱?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