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在人们的影响中,清王室因为王朝的覆灭也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是这个统治中国长达几百年的王室是人们记忆中永远无法忘怀的。那么现在这些清朝王室后裔都是怎样的?他们的现状如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  1911年10月4日,经皇帝钦定,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正式颁布。此时,距离武昌起义爆发仅有6天。而在大清帝国的都城里,没有任何死亡即将来临的征兆。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民国建立后,按皇室优待条例,大清国得以继续存在。当时的中国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民国政治家或在议会中进行和平辩论,或在疆场上继续厮杀,而北京紫禁城中,宣统帝溥仪依然在称孤道寡。此种情景,直到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清王朝终结后,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也多种多样,他们像普通民众一样难以归类。其中最主要的几支是载沣一系、庆亲王一系、载泽及善耆一系。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载沣一系:戴着红领巾,长在红旗下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原北京市民委副主任、醇亲王载沣长孙金毓嶂说,“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他戴着宽大的眼镜,用很大的绿色玻璃瓶子喝茶,围绕在他周围的是传统陈设:暖瓶、报夹、木头办公桌。假设清王朝的统治仍未结束的话,他很可能成为皇帝。  “那可不能假设了。”金毓嶂赶紧说,“我们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戴着红领巾,长在红旗下。我们都要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和善、诚恳的男人,虽然曾为厅级官员,但“领导者”或“统御力”的感觉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他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谐社会”、“拥护党”、“56个民族发出同一个声音”等字句,密集地穿插在其谈及的每个话题当中。在表达对清宫剧的看法时,他还提起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醇亲王载沣有三个福晋,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溥仪外,还有溥杰、溥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因此溥任一家就成为醇亲王家族延续至今的唯一香火。金毓嶂就是溥任的长子。  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氏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不过有些皇族后裔如雍正九世孙启功,并未遵照这一规定。启功的祖父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姓金,因为那是“仇人”袁世凯的指令。  溥任又名金友之,今年93岁。这位“最后的皇弟”住在锣鼓巷胡同里的一处平房院落,周围的邻居介绍,很少见溥任出门。其子孙多为专业人才,有的还当了政协委员。原北京市民委副主任赵书说,他与北京市的大多数皇族后裔打过交道。在政协会议上,他4次与溥任住一个房间。印象中,溥任是个非常简朴的人,崇文菜市场的酱豆腐比东四的便宜,他就骑自行车去买。“皇族后裔们都很平和、老实。”赵书说,“这可能跟他们的家教有关系。”他还强调,这里不包括“散宗室”和普通满族八旗子弟。他本人也是满族人,是正白旗。
  庆亲王一系:远离政治  清廷皇族1911年之后,另外比较重要的一支应该算庆亲王一系。庆亲王虽然是皇族中比较远的一支,但在晚清政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是恭亲王之后最有权势的王爷,也是最具国际视野的人物,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信任。  庆亲王奕劻一生共有七个福晋,生了六个儿子。其中,较有出息的是长子载振、次子载搏及五子载伦。载振生于1876年,1902年出使英、法、美等国,归国后奏请设商部,任尚书。此时不过三十岁,可谓少年得志。辛亥革命后,他居天津为寓公,远离政治。1947年底病逝。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载泽及善耆一系:曾妄图复辟  辛亥后清宗室中值得一说的还有载泽。载泽生于1876年,后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他娶了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长女静荣为妻,而静荣的妹妹就是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宣统时代的隆裕皇太后。当清廷开始政治改革时,载泽正当盛年,态度积极,贡献良多。但在武昌起义发生后,载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坚决反对向南方革命党让步,力主杀袁世凯以谢天下。到了民国,载泽暗中参与宗社党的活动。晚年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与载泽经历、结局相似的皇族,还有肃亲王善耆。善耆生于1866年,在晚清政治变革中也是比较积极的王爷,参与创建了近代中国的警察制度,赞成立宪,甚至出面赦免了试图刺杀摄政王的汪精卫死刑。但他坚决反对清帝逊位,后以宗社党重要领袖的身份策动叛乱。善耆共有38个子女,其中最著名的是女儿金璧辉。善耆将金璧辉过继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改名川岛芳子。川岛芳子后来成为最有名的日本特务,参与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独立等一系列重大活动,1948年被枪毙。
  爱新觉罗不再隐姓埋名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有个有趣的现象。“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赵书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做“时代功利性”。金毓嶂的远房堂妹毓紫薇是一个画家,除了“毓紫薇”这个名字,其他场合她又可能叫做爱新觉罗·紫薇、爱新觉罗·毓肦和紫薇·毓肦。“毓肦”这个名字是她靠画画谋生之后起的,按照清皇室惯例,“肦”字可与表明辈分的“毓”字搭配。最初推广自己的新名字时,有人打电话来说找毓肦,毓肦自己经常反应不过来:“你找谁呀?打错了!”  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她承认自己的生活有些“闷”。在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她最受关注的日子是前几年。当时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给<还珠格格>提点儿意见》,抗议那部电视剧中的“紫薇格格”与自己同名,打扰了自己的生活。在沈阳,有个年过六旬的满族男人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各式各样的香料荷包、老虎枕、小旗鞋、格格装和八旗徽章等。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大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德崇!”他自称是皇族后裔,不过,家谱中的血统证据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在满语中,“姓”叫做“哈喇”。老北京人初次见面时会问对方:“贵哈喇?”他们如果来到当代,会发现喜欢回答“爱新觉罗”的人越来越多了。
  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这是我省东部唯一的清皇室后裔聚居村——古老的御路“罕王路”穿村而过,几棵百年古榆遒劲而沧桑。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村里,显示荣耀的“上下马石”被村民保留着;皇帝祭祖的行宫“东、西安乐堂”遗址上,犹存的卫墙圈出了当年的轮廓;村民家里传下来的红带子,显示了祖上身份的特别。  村里,满族人口占97%,满族的传统习俗还在传承——幼子继承制、清明上坟插佛托、在祖宗板前祭拜祖先……  他们的先祖阿塔是皇族  腰站村的后山,远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山包层层叠叠,山尖处,3座峭壁高耸入云似3朵花蕊,当地人称此山为莲花山。腰站村前,五龙河潺潺流过,它是苏子河的支流。  300多年前,清皇族阿塔受命从北京赶来看守永陵,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的6个儿子留在了这里,子子孙孙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腰站村主任王思海告诉记者,由于腰站村是满族皇室村,以往不允许外人居住。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才陆续有其他民族的村民落户。  如今的腰站村,村民已达1100多人,其中,满族人口占97%,肇姓村民占40%左右。村里肇姓村民辈分最大的是 “溥”字辈,年龄最大的75岁了。  村民告诉记者,肇姓村民的先祖阿塔就埋葬在村落后面莲花山的阳坡正中。每年清明节,他们都要在这里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敬拜、祭祀祖先。  上夹河镇人大主席包英杰告诉记者,阿塔是努尔哈赤三祖父索长阿的五世孙。  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阿塔生于后金天聪七年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隶满洲右翼镶蓝旗,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降为四品官,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九月授永陵副尉,受命回兴京守陵。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六月授永陵总尉。七年后以年老解职,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卒,年85岁。  在历史记载中,阿塔一共有13个儿子。当年,阿塔到永陵守陵时,6个儿子留居于腰站村,五子留格居街里,六子察馨居街前,九子尹登居西北山根下,十子察库丹居西头后街,十一子哲尔恳居东边,十三子赛必图居后台子。这“六大支脉”人口繁衍很快,从清朝初年的一辈6人,到清朝末年历经八代,发展到了一辈600人。  清朝时,腰站村肇姓村民享受清室旁系待遇,系红带子。每生一男孩要到盛京(沈阳)报户口,入《爱新觉罗宗谱·己册》,领一条红带子,作为贵族标志,死时必须带走;每年享有二十四两白银俸禄和粮食二十一石二斗;男孩结婚给白银二十两,丧事给白银三十两。  记者在腰站村采访了解到,村民们还留存着3条红带子,都是老人去世时忙乱中忘了入棺才留下的。这也成为3户人家重要的珍藏。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肇毓山老人在世时,曾有人出高价要买走红带子,被老人拒绝了,那是朝廷赐给其祖父的红带子,他要世代传下去。  清朝3个皇帝住过这儿  古老的御路“罕王路”从村中穿过,路的两旁,几棵高大的榆树沧桑遒劲。据村民讲,这些古榆至少有300年的历史了。  在“罕王路”的北面,“东、西安乐堂”的遗址尚存,留存的卫墙圈出了当年的轮廓,安乐堂精美的石质雕刻在村子里还可见到。  东、西安乐堂是历代皇帝祭祖时往返驿站,是营盘大营至永陵的中间站。为什么皇帝选择这里当行宫呢?  包英杰说,这和腰站村的地理位置以及清皇室后裔村有关系。腰站村所属的上夹河镇是新宾满族自治县与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的边界镇。腰站村距离抚顺市60公里,距离新宾镇61公里,大致是新宾至抚顺的中点。这样的地理位置,使腰站村成为清王朝时京城与清关外祖陵之一的清永陵的必经之地。  由于腰站村是清皇室后裔聚居村,所以清王朝将腰站村设为历代皇帝东巡祭祖往返的驿站,以此村为食宿驻地,安全可靠。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赴永陵祭祖,返回时“九月戊戌(十九日)驻跸腰站村”。《清永陵志》记载,清三朝皇帝乾隆、嘉庆、道光到永陵祭祖途中,13次住在腰站村。  据专家讲,西安乐堂为皇帝居住,东安乐堂为皇后嫔妃居住,配套设施还建有炮楼、古井、粮仓、戏台等,并敕给上下马石一套,文武高官必须下马,三品以上官员可以蹬上下马石上下马,其余官兵均需下马过腰站村,显示了腰站村的显贵。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现在的村落里,临街两口近20米深的大井和上下马石保留完好,其他都变成了遗址。  记者看到,“上下马石”已被砌在肇姓村民的临街院墙里,质地是汉白玉大理石,三级台阶,顶是正方形,表面有打制留下的瓶形纹线,没有图案文字。据村民讲,下马石是朝廷赐给肇毓堂家的,老人现已去世。  肇毓堂家从前叫家老院儿,其祖上是肇氏族人推举的穆昆达,也就是族长,全村肇氏人的俸禄都由他去京城或盛京府亲领。但下马石是哪位皇帝所赐?赐于何年何月?村民及肇毓堂的后人都说不上来。  上世纪60年代,为了不让下马石遭到破坏,肇毓堂把它砌到了自家的院墙里。  据新宾满族研究的学者说,下马石是分级别的,最高级别的下马石是三阶梯,这种级别的下马石一般都是给皇帝用或皇帝赐下来的。腰站村的两块下马石均为三阶梯。  抚顺清前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孙相适10年前曾就此调查走访过。他描绘了东、西安乐堂的样貌——  东安乐堂为二进院落,大门是一大间门洞,上覆小瓦,正中上方悬匾额,门洞两侧临街砖砌院墙,另三面是石墙。大门前置一对抱鼓石。前后院东西各有3间厢房,中为砖砌腰墙,开有二进门。正房5间,中间开门“哨玛子”装修,硬山直坡,墙体外砖内坯;双层房檐,方椽前伸2尺,圆椽前伸1尺,椽头彩绘;上下扇支摘窗,盘肠窗格;屋内有雕花吊搭和隔扇门;房前有2尺左右高台基,四五级台阶,阶前有月台。后院东南角立索罗杆。  西安乐堂和老院儿也是二进院落。西安乐堂门外左右立一对拴马桩。老院儿正房5间,东二间开房门;大门为柱廊式,前后左右4根朱红明圆柱支撑屋顶结构,柱垫圆形柱础,前后柱中间安装门框门扇;山墙到顶,门上方有匾额;大门南明柱前贴柱置上马石,其旁有拴马桩。专家推测东、西安乐堂建成时间不会晚于道光年间。  祖宗板前祭祀祖先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肇玉拥是腰站村的村民,今年57岁,从小受母亲影响,爱上了剪纸。他剪的荷花、老虎、猫、狗、鱼、蝴蝶等栩栩如生。“我喜欢剪纸这门艺术,就传承下来了。 ”他说。  记者发现,腰站村在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变迁后,由于聚族而居,仍较多地保留了满族的古老传统习俗。  与汉族实行长子继承截然不同,在腰站村,凡老人与儿子同居共处的状况一般都是父母和小儿子共同生活,小儿子继承父母的最后财产,同时也负责父母晚年的赡养。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满族在女真人时期就盛行家庭财产由幼子继承制度。老人的家产留给最小的儿子,并由最小的儿子赡养老人。  一些人家还供奉着祖宗板。祖宗板上的对联有的写着:永敬祖先,慎终追远;孝思维则,百世其昌。 “每到大年三十儿,全家人都要来祭祖,这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 ”村民们还保留着清明上坟插佛托的习俗,佛托都是自己亲手制作。  祭天与祭祖,是满族祭祀的重要内容。腰站村的满族人,祭祖时都用“达子香”。 “达子香”是腰站村山上生长的一种木本植物,村民们将其叶和秆采集后晒干碾碎,在祭祖时使用。  用火点燃达子香后,徐徐香味便飘散开来……  村里的一些人家还供奉着祖宗板。村里的老房子还住着人家。村里的古井里面还有水,可以喝。


免责声明:文章内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凡本网注明“作者:首发网”的作品均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首发网 » 清朝皇室后代的现状如何?清皇室后裔聚居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