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干部以及写标语的人都是拿村民当自己人。比起呵斥,他们的语气倒更像家族长辈的严厉劝戒。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人童年记忆中的“大喇叭”,还有印着标语的红条幅,又重出江湖。特别是,很多乡镇基层干部,操着口音,在应急广播里播报的“土味”宣传词,配上村口的“硬核”标语,既魔性又亲切。

细品这些看似“土味”的广播词和标语,实际都很讲求人文关怀。比如,河南某农村,村干部在广播里“硬核怒斥”出门聚会的村民“让你在家待着,你就待不住。”“再给我聚堆儿,我对你不客气!”还有一个地方的标语印着“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赶!”
表面上,这些话语简单粗暴,但也能看出,村干部以及写标语的人都是拿村民当自己人。比起呵斥,他们的语气倒更像家族长辈的严厉劝戒。
还有黑龙江的一个村子,把广播词编成了东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段子。“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客厅门,卧室门,厨房门,厕所门……”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东北话,更容易走进人们的心里。
疫情蔓延,很多人待在家中闭门不出心怀恐惧,但此时若你听到村口的干部,操着一口家乡话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戴口罩、勤洗手”,你会不会也从心底生出一股暖意,继而不再那样害怕了。
类似的小编还收集了几条:
“如果明天,我去街里头转,你再三五成群,再给我聚堆儿,我对你不客气!”
“咱中华民族到现在已经有5000年了,什么样的大灾大难没经历过呀?”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在家里怎么锻炼?你不会在卧室走到客厅来,然后客厅走厨房来,来回串门啊……”
“不聚会,不拜年,聚会拜年是害人” ,“不做酒,不请客,做酒请客是造孽”,“不走东,不走西,走东走西害自己” ,“不打堆,不打牌,疫情过了天天来”
“疫区返乡早登记,父老乡亲感谢你”
“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
“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返乡回来莫乱串,左邻右舍捏把汗”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
“不要以为你去别人家,别人就很欢迎你,不要太自信了”
非常时期噢,大门一关,被库(窝)一钻,小酒一端,一醉一天,疫情过后,再去狂欢,过年过节,难嘎(不要)出门
不少网友留言表示,“防疫标语硬核暖心为健康”“标语话糙理不糙”